学唐书记讲话精神,结合工作谈体会(一)
作者:储杰   发表日期:2017年08月28日 08:49   访问人数:  访问权限:0

以经济改革为切入点,推动学校综合改革

储杰

唐书记做的《高举旗帜 把握大势 坚定推进学校综合改革》主题报告,是在湖北文理学院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学校发展大局,描绘学校发展蓝图的报告,是吹响了学校改革发展号角的报告,是让我们湖北文理学院人备受鼓舞和感召的报告!唐书记还阐述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总体部署要求、改革领域、支撑保障体系,让我们体会到学校领导者的心血与智慧,也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作为学校从事经济工作的一名党员干部,更要解放思想,做改革的推动者、实干家,要把握历史机遇,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为学校改革勇于担当作为。

经济是学校发展改革的基础,是学校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也是未来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以经济改革为切入点就是要大胆正视我校较为匮乏的经济资源,以效益管理为抓手,运用制度安排和科学管理方法,重视经济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经济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推动学校综合改革,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一、树立效益管理理念,搞好效益管理制度设计。完善我校经济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科学的经济管理体制机制。理顺学校、政府和社会的经济关系,理顺学校和资产公司、后勤集团、二级学院的关系,明确责、权、利。构建学校以效益管理为中心,科学决策、运转高效、权责明确的经济管理机制。

二、重视学校经济干部队伍建设。学校实施综合改革和创建综合性大学需要一支业务精干、管理水平较高、素质过硬的经济干部队伍,但我校会计、审计人员年龄逐渐老化,且理念、水平极不适应新时代要求,所以,需要通过引进、培养、培训、交流学习等多种方式加快经济管理干部队伍培养。

三、要广开财源,搞好聚财工作。第一要倡导全员理财、全员创收。我校现有收入主要为省市财政拨款和少量的项目经费,来源较为单一。建议学校出台鼓励创收的制度、文件,调动二级学院及广大教职工加大创收,尤其是重视科技转化、横向合作、横向创收和校友捐赠工作。第二要对内拓展收入渠道。形成全员创收、全员理财,齐心协力抓收入的良好局面。为学校综合改革和创大提供财力支持。

四、科学用财、理财,发挥经济效益。通过投入—产出制度安排,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让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通过投入—产出制度安排,推动科研工作机制创新,借助智力谋发展,促进协同创新,促进科学研究工作上层次、上水平,扎实推进开放办学战略有效实施,提高服务社会水平,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通过投入—产出制度安排,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全员聘任的动态管理机制和绩效工资制度,充分激发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创造性,释放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红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通过投入—产出制度安排,推动机关职能部门改革,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效能;通过通过投入—产出制度安排,引导后勤进行社会化改革,提高后勤服务育人水平和后勤保障能力。对二级学院的投入,通过投入—产出制度安排,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引导学校“校退院进”。充分授予二级学院人权、物权和财权,有效构建二级学院自主管理、自我发展机制。充分调动二级学院搞创新、谋发展的积极性,促使学院有序竞争,彰显特色;深化预算改革,做到效益理财。改革二级学院的经费投入方式,坚持“投入与产出效益挂钩”的原则,实行“事业费+项目经费”的投入模式。

五、搞好绩效评价,加强过程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引入企业先进管理理念,实行“推式驱动”向“拉式驱动”的转型,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实施可持续的改进和创新,构建以效益为中心的评价体系。根据课堂教学、实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以社会认可度为主要依据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根据科学研究实际,按照科研项目立项是否科学、过程管理是否规范、项目结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三个方面,建立科研评价管理机制;根据高校财务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高校财务运行的特点,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效益为核心的管理要求,从“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结果、资金绩效”四个方面,从大量的会计信息和有关信息中择优选项,建立一套能够科学、全面、完整地反映学校办学投入—产出效益的评价指标,对高校的财务管理进行效益评价和分析;根据师生满意度和现代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结果导向建立后勤管理服务评价制度。总之,要通过投入-产出制度安排,理顺经济体制机制,搞好学校综合改革,推动学校体制、机制改革、院系改革和学校全面发展。各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建立绩效分析、绩效评价制度并严格执行,加强审计监督和服务,坚持以绩效审计为重点推动学校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推动学校创建综合性大学事业又好又快发展。